婚姻在律法上并沒有規定要以怎么樣的方式相處,但是當我去詢問婚姻的相處方式的時候大家都會很自然的告訴你是兩個人一起生活。
也許是這種相處模式在世界范圍內都是約定俗成的,所以大家都不由分說的覺得夫妻就是應該要在同一個屋檐下,否則就不能稱之為夫妻。
我以前也是這樣認為的,就像是我在出生的時候就有人把這個觀念根植在我的大腦中一樣。直到我的孩子步入幼兒園,我開始接觸不同的孩子和媽媽們,進而就慢慢的知道了一些別人家里的情況,才發現原來很多家庭的夫妻并沒有生活在一起啊!
我接觸到的第一對分開的夫妻,算是周末夫妻,一個月夫妻。他們就是只能在丈夫工作結束,放假的時候才可以見面,一般是一周可以在一起一天的時間。遇到特別繁忙的時候就變成了一個月才可以接觸到彼此一次。他們并不是因為感情不和等情感因素而分開的,完全是因為工作的原因。丈夫在工廠里工作,一工作就是十年,不太愿意去更換。妻子和孩子上班讀書的地方都在另一個地方,那么就沒有辦法被迫分開了。
我本來以為這樣被迫分開會對他們的感情會有負面的影響,可是在我詢問之后發現并不是如此的。妻子和丈夫都表示因為他們是戀愛十幾年才步入婚姻的,彼此都非常的了解,他們一旦在一起時間久一點就肯定會發生爭吵,發生矛盾。反倒是這樣周末夫妻的形式,讓他們都非常珍惜彼此在一起的時間,各種問題自然就減少了。當然這種相處模式是建立在他們的感情長久穩定,彼此了解的基礎之上的。
這種模式的夫妻關系所要面臨的問題和挑戰當然也是有的,就有點類似于異地戀要面臨的問題。因為不是可以每天在一起,當你遇到一些需要對方的時候,對方卻不在,那么你就必須要自己去成長,自己去面對。有的時候你甚至會想,我的另一半對我根本沒有什么作用,真不明白這種算不算是夫妻。
可是,當你真的讓他們去思考分開,離婚的時候他們一般都是拒絕的。我去詢問了三四對這樣的夫妻,為什么不離婚的原因。他們給我的回答就是兩口子就是搭伙過日子,老伴的意義就是在我老的時候可以陪伴我,照顧我。而且還有孩子,總不能不照顧孩子吧。我又去詢問了很多夫妻,他們認為夫妻的意義,他們給我的回答都大同小異。
我不禁陷入了深思,婚姻的意義到底是什么,就是為了老的時候,有個人陪伴你,你不能自理的時候你的老伴或者孩子可以照顧你。這難道就是婚姻的終極目的嗎?
我不想去說這種想法的對錯,只是我站在可操作性的角度上來說,我感覺這種實施起來還是蠻困難的。
先說你的老伴,你希望他老的時候可以陪伴你,照顧你。可是,生死有命,富貴由天,你怎么知道他和你誰先對方而去呢?就算他沒有先你而去,你確定他會照顧你嗎?他會真心真意的照顧你,照顧好幾年嗎?久病床前無孝子,血親尚且如此,何況是沒有血緣關系的夫妻。
再來說說孩子,我是不知道為什么以前會有養兒防老的思想。就目前我看到的情況,在中國啃老的現象是非常普遍的,別說你指望他照顧你,孩子不吸你的血已經是很好了。老人有什么情況,作為兒女肯定也是先要把自己家庭和工作的時候處理好了,再去處理父母的情況的。這不是不看重親情,是因為你有自己家庭這個羈絆,無可奈何啊!還有一種孩子,不是沒有孝心不愿意照顧,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說白了就是我真的是沒有經濟能力來愛父母。
無論是從夫妻還是孩子的方面都存在了太多的情況,讓我在老年的時候得不到好的照顧,那我為什么要為了這個看不到的未來來維系我的現在呢?
所以我想婚姻的更大的意義不是在于老了有人照拂,而是你自己成長和經歷。當你不把婚姻的意義不是在別人的身上,而是放在自己的身上,你會發現你和另一半的關系會發生完全不同的變化。你更多的希望自己會去成長,會變得更加的獨立,因為到了后面是怎么樣的老年你根本不知道。最后能夠陪伴你的,只有你自己而已。
當前地址:http://www.hmartusa.net/Item/5060.aspx